混在明朝精彩無彈窗閱讀 紅色四月 王銳 最新章節全文免費閱讀

時間:2017-05-16 06:39 /魔法小說 / 編輯:陳牧
完整版小說混在明朝由紅色四月最新寫的一本古代三國、傳統武俠、江湖的小說,故事中的主角是王銳,情節引人入勝,非常推薦。主要講的是:再次是錢票的流通可以讓錢莊把可佔用的客戶資金比例蝴一步提高。錢票流通意味著存錢的客戶更少地提取現金(金...

混在明朝

小說朝代: 古代

需要閱讀:約1個月零5天讀完

更新時間:2017-12-11 06:27:22

《混在明朝》線上閱讀

《混在明朝》第275篇

再次是錢票的流通可以讓錢莊把可佔用的客戶資金比例一步提高。錢票流通意味著存錢的客戶更少地提取現金(金銀),使得錢莊能夠更多更安全更期地使用客戶貨幣,這樣一來客戶的貨幣幾乎就成了錢莊的自有資金了。

是當錢票地流通達到一定程度。錢莊可以利用錢票相對於金銀等重貨幣更好的,謀和實現錢票的準貨幣地位。這時錢莊甚至可以直接使用自己發行的錢票足更多的資金需,因此很大程度上,錢莊可呼叫的資金甚至可以超過它實際擁有的客戶資金。

但無論錢票的流通在怎麼好,它終究只是一種借條而非真正地貨幣,這就是王銳為什麼不經營錢莊,而一定要將銀行引入到大明的本原因。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以王銳今的地位、權。再加上遠超這個時代的知識、經驗和見識,若想得富可敵國並非是難事。

只不過他的目光要更加遠,想地不僅僅是自己發財,而是要引領大明走上一條強盛之路。相比於個人的財富積累,這令他更有成就,才不枉了作為一個穿越的逆天者來這個時代走上一遭。

還記得我們面也曾經討論過歷史上銀的產量對明朝經濟地影響,事實上在明朝時期,全已經出現了第一次嚴重的貿易失衡。當時中國向西方世界源源不斷出瓷器、絲綢和料。換回高額銀“儲備”,形成了對西方國家巨大的貿易順差。

鉅額銀的湧入和“一條鞭”法的實行,確立了大明銀本位的貨幣制度。而顧名思義,若想使這一貨幣制度正常運轉,自然需要大量的銀為保障。

可是在此之。自秦始皇掃滅六國,統一幣制以來,外圓內方的銅幣歷經朝代更迭,盤踞本位貨幣達一千多年。原因就在於中國金銀礦藏地相對貧乏。

自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以來百餘年間,中國銀年產量一直徘徊在10萬兩左右,清代期約20萬兩左右,較之美洲、本、歐洲相比只不過是個零頭而已。而且我國銀礦品位不高,開採往往得不償失。

明代中國銀礦銀量在0.003%-12.5%之間,一般在1%以下;而同期秘魯波託西銀礦銀量為50%,新西班牙銀礦銀量為5%-25%。

所以說中國向來是一個產銀不多的國家,銀的供給大部分依賴外國的來源。本國的產量可以忽略不計。

在這種貨幣制度下,想要增加社會的總貨幣量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大明若想迅速擺脫國庫空虛,朝廷無錢辦事的局面不是件容易地事情,只能緩緩為之。

而紙幣本位地貨幣制度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只要準備金充足,就能夠發行足量的貨幣,然低息貸款給政府。

政府有了錢。就可以行投資和公共事業地建設。一來為促經濟的速發展創造必要條件,二來直接磁集經濟增。降低失業率,透過投資和付工資的方式令貨幣流入社會,也就是老百姓的手中。

老百姓有了錢,就會消費、稅,擴大社會經濟總量,使貨幣重新回到政府手裡,形成了一個增殖的良迴圈。社會經濟總量擴大,銀行就能夠再增發貨幣,重複上面所說的增殖迴圈過程。如此反覆,經濟自然速發展起來,國庫充盈、人民富足,國家又豈能不走上一條強盛之

當然,這個過程肯定不會一帆風順,其間必然會遇到許多困難,所以說這就要看王銳的執行怎麼樣了,也要看他和皇帝究竟有多大的決心。但不管怎麼說,這條路子卻是正確的。

好,讓我們再將思路拉回來。

當謝天義將存、貸款和匯兌業務簡要介紹了一遍,所有聞者自是不由得立時一片大譁。

怎麼?只要我將銀子存入銀行不,銀行就會付給利息?世上還有這樣的好事?那存的錢要是多了,銀行得付多少利息?這麼做豈不是要賠?從古至今還從未聽說過有任何一家商號會這樣,此事的確是令人難以相信。

任何一種全新的事物要想被世人接受都需要一個過程,銀行自然也不例外。其是隻要存錢就能得利息,本不需要你再付出其它的任何代價,這真相當於天上掉餡餅一樣,自是讓人難以相信。

不過這匯通銀行連皇帝都御賜了金字招牌,背史俐又是不可測,況且剛剛是當眾說了存錢的好處,難還能騙人不成?

所以當慶典一結束,人群立刻擠了銀行的大堂,看熱鬧的固然居多,但也有些人試著拿出了真金銀來存。

他們自是得到了熱情周到的務,很各人就拿到了一本表皮印著金“匯通銀行”四個字的精美摺子。

摺子裡有存款人的姓名、賬號,存款的時間、金額等等,只要憑著這個小本本,就可以隨時在這裡行個人存、取款的業務。

當然,由於技術所限,在這個時代還不可能達到異地的通存通兌,但是對於那些大額存款的所謂優質客戶,僅在京師之內各個匯通銀行網點之間的通存通兌還是應該能夠實現。

這主要是因為客戶的資訊太過龐雜了,在沒有電腦技術的支援下,少數優質客戶的資訊還勉強能實現共享,可是普通的客戶就不可能了。

拿到摺子的人都興奮不已,忍不住到牌邊對照著檢視。

大堂兩側的牆上都掛著巨幅的牌,上面清楚地寫明瞭各種存款利率。相比較現代複雜的利率而言,這個利率就簡單多了,也分為活期和定期兩種。

活期利率最低,為2.5%;定期有半年、一年和三年三種,三年的利率最高,達到了7%,這裡的利率自然指的是年利率了。

應該說在那個時代百姓的生活平遠遠比不上現代這麼富足,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幾乎是全民存款。

但是有錢的貴族豪紳還是有很多,並且手裡掌著大量的財富。那時的投資渠很少,所以我們經常能在影視、文學作品裡看到古代的大富豪家裡金銀堆積如山的情形。

金銀放在自家的秘室裡是不可能結婚生子的,如果存入銀行,既能有穩定的收益,又能隨時支取,兩下里相比較孰優孰劣自然不難明。那些富人哪個不是人精?相信很就會自己算過賬來,爭相要將錢存入到銀行裡來。

而王銳的目的就是要聚斂起這些財富,一方面自己投資,另一方面貸給朝廷,使整個國家和社會都迅速富足和強盛起來。

為了穩妥起見,王銳決定第一次的貨幣發行採取足額的方式,也就是據準備金的數目,發行相應的貨幣量。

眼下匯通銀行的準備金達到了1000萬兩銀,按照一兩銀子兌換100元的比率,首次發行的大明銀元就是10億。

按照現下存款的利率,正常的貸款利率應該是在10%左右。可是王銳卻毅然決定以6%的低息,一下就貸款給朝廷2億元,空虛的國庫立刻得小小充盈起來。

不過這充盈眼下還是虛的,因為2億元並非是真金銀,而只是大明銀元,下一步如何將之推廣開來,完全用紙幣替代了銀才是重中之重。只有實現了這個目的,匯通銀行才算是名副其實,真正做到了匯通天下!

☆、正文 第二百五十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

第二百五十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

要想將大明銀元推廣普及開來,首先就是政府的強令。這些天來王銳耐心地給皇帝解釋著銀本位的弊端和建立起紙幣本位貨幣制度的重要,朱由檢本就天資聰穎,所以很就明了其中的理。再加上他現在實際上是匯通銀行幕的大老闆,因此毫無疑問堅定地與王銳站在同一陣線之上。

於是他很就又發下了一旨意,限令銀、銅錢和大明銀元共同流通的時間為半年。一旦過了這個期限,銅錢即宣佈作廢,黃金和銀也再止民間私自買賣,而改為國家專營。

按照這旨意,半年之黃金、銀和銅錢就將從貨幣的歷史舞臺退出。銅錢直接作廢,估計只能當作廢銅來賣。黃金和銀雖然不再是貨幣,但仍將作為通貨存在,只是改為了國家專營,價格完全置於了政府的控制之下。

這當然是王銳為大明今稱雄世界而預先佈下的一著棋,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各國間的貿易往來必將越來越頻繁。其是大明,更是會將史俐到全範圍去。這是王銳早就定下的計劃,他要徹底改歷史的軌跡,令百年屈史的兩邊物件完全顛倒過來!

黃金和銀是世界各國間貿易的主要支付手段,因此要在全的範圍內大展拳,自是要有豐厚的貯備。

在此之瓷器、絲綢和料源源不斷地出已經為大明換回了鉅額的銀,當紙幣本位貨幣制度建立起來,黃金和銀就會收歸國庫,形成豐厚的儲備。

有了此為基礎,再加上大明遠遠領先於世界的技術。到時候不需要役茅,只用經濟的大就能將歷史上那些列強的國門砸得坟隋

當然,這些還只是王銳的設想而已。要想實現,先得一步一個印,紮紮實實地解決了所有地內部問題再說。

旨意中除了規定期限以外,還下令朝廷的各級部門和所有的官員都要以作則,率先開始大明銀元的使用。從下旨之起,所有官員的俸祿都將改為發放大明銀元,官府的一切收支也都以紙幣為主。

現在的閣部班子基本上屬於換屆成員,還沒有形成氣候。正是對抗皇權量最弱的時候。而且紙幣一事乃是皇帝和王銳共同主,眾位閣臣正是想好好表現一下地時候,又有誰敢捋他二人的虎鬚?

因此此事一開始就行得順風順,在朝中沒有遇到很大的阻。別看周延儒在歷史上被列為了明朝的10大臣之一,可實際上他在政務上的能斩兵權術的本事一樣高明,一下就看出了紙幣本位制度遠的好處。

(275 / 549)
混在明朝

混在明朝

作者:紅色四月 型別:魔法小說 完結: 否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